1960(1):1-1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01
摘要:
1960(1):19-3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02
摘要:
1960(1):34-4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03
摘要:
1960(1):43-5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04
摘要:
1960(1):55-6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05
摘要:一、土壤普查的結果,总結了农民群众分类土壤的经验,这丰富了土壤分类工作的內容,为建立“中国的,群众的、科学的”土壤分类系統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二、土壤分类工作必須为生产服务,要以农民的用名命名土壤。土壤分类分級不宜过多,命名不宜过繁,建议仍分为士类、亚类、土种及变种四級、土类和亚类用經过整理的农民名称,土种以下加簡明的冠词续分。克服“同土异名与同名异士”的現象,建立全国統一的分类系統,便于发展我国的士壤科学,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三、分类工作必須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分类依据的原则仍然是发生学的原则。因为士壤的肥力是土壤本身的属性,人們不能改变土壤的运动規律和滑除自然因素对它的影响;但同时必須看重人对土壤的改造作用,应把人为影响与自然因素的綜合作用反映在分类系統中,不能把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只限于土种一級的划分,要靦其影响的深刻程度从土种直到土类的划分过程中都反映出来。
四、试拟的吉林省土壤分类表是根据上述原则具体分类土壤的意图的尝试,建议由大区到全国逐级整理出全国統一的土壤分类表。
1960(1):62-6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06
摘要:1959年以中性粘壤质淋溶黑钙土一米厚的原层土柱充于埋入土中的水泥栽培桶中,在全层施肥的条件下,用P32标记磷肥进行了小麦根系吸肥深度的试验。试验共分:(1)0—100厘米全层标记;(2)、0——20厘米标记;(3)20——40厘米标记;(4)、40——60厘米标记;(5)、60——80厘米标记;(6)、80——100厘米标记等六个处理。5月15日播种,8月1日收获,在进行计数放射性强度的同时进行全磷测定。
通过全层标记处理,可知在施肥达1米深的条件下,小麦吸自肥料的P2O5占植株全磷量的30%左右,其余70%左右则吸自土壤。
如以自1米深土层中吸肥数量为100,则自0——20、20——40、40——60、60——80、80——100厘米各层中吸收养料的比例分别是47.4%、30.2%、14.7%、5.7%、1.5%。可知小麦根系自0——40厘土层中所吸收的养料约占全部所需养料的80%左右,而自0——60厘米所吸收者则占92.3%。
考虑到作物根系的趋肥性和当前的农业技术条件,建议小麦的施肥深度以40厘米为宜,肥料的分配应上多下少。
1960(1):65-6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07
摘要:
1960(1):68-7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08
摘要:这个报告是通过盆栽、田间和生产试验的结果。
1、用磷肥作口粪,可促进玉米幼苗期根系的充分发育,改善了玉米的营养条件,使氮肥效果得到进一步地发挥,因而增加干物质的积累。
2、由于用磷肥作口粪,改善了玉米幼苗期的营养条件,而加速玉米的初期生长,提早了玉米的抽雄期和开花期豹一星期左右。
3、初期施用磷肥,使玉米在营养生长期内得到了较好的营养,而促使以后产量的提高,现将产7——53%。
4、磷肥在玉米上作为口粪施用的增产结果,主要是适应于玉米的生物学特性,似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多少和土壤合磷量多少无关。这个试验结果与农民在玉米施肥上“抓把粪”的经验是一致的,更证明农民在玉米上“抓把粪”的科学性,因而在推广“抓把粪”的经验中,适当地加入磷肥,是发挥磷肥的效果和增加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
1960(1):72-7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09
摘要:
1960(1):75-8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10
摘要:
1960(1):89-10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11
摘要:
1960(1):104-10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12
摘要:
1960(1):107-11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13
摘要:
1960(1):116-11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14
摘要:
1960(1):120-12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15
摘要:
1960(1):127-13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16
摘要:
1960(1):132-13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17
摘要:
1960(1):134-15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18
摘要:
1960(1):151-15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19
摘要:
1960(1):158-15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20
摘要:
1960(1):159-15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0.01.021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