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1):1-1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01
摘要:全国水稻劳模崔竹松同志,在多年栽培水稻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以早育苗、早插秧,合理密植、整地施肥为主体的系统的技术经验。三年来他亲手培植的高产田亩产稳定在九百斤左右,高的年份达到千斤以上。他所领导的延吉市长白公社新丰大队,五年来在三千亩左右大面积上,平均亩产稳定在七百斤左右。
1964(1):13-2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02
摘要:本文通过试验结果证明,在含速效磷比较低的淋溶黑土中,施磷肥可改善大豆磷营养,能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和根瘤形威,可显著提高产量;在肥力较高的草甸黑土上施磷肥则增产不多。此外,对各主要土壤中,施氮、钾、钼肥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和对产量的影响,也提出了不同的试验结果。
1964(1):24-24,9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03
摘要:庄河鸡是东北当地的卵肉兼用鸡,原产辽南沿海庄河等地。从形成历史来看,应具有觅食力强这一重要生物学特性。为了给进一步育种工作提供依据,有必要明确和证实这一问题。因此,1962年在这方面做了观察试验。茲报告如下。
1964(1):25-3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04
摘要:土壤特性及其供应作物养分的状况,对于施入肥料的效应有密切关系。在石灰性土壤中缺乏磷素而氮素供应又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单施氮肥而不施磷肥,表现不出良好的氮肥效应,如单施磷肥,效果则很显著;土壤中氮素供应不足,又缺少磷肥,此时单施磷肥,也不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氮、磷配合施用,协调土壤中氮、磷的供应,是发挥肥效的重要方法。
1964(1):31-3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05
摘要:引言吉林省长春地区共有一百多万公顷的黑土,主要分布在中长铁路沿线的中长台地上,地形有不大的起伏,母质为黄土状沉积物,地下水位较深,土壤水分状况基本上属于不淋失类型,土壤水分的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长春地区年降水量平均在540—640毫米左右,降雨集中在夏秋两季,从10月至翌年的5月,八个月期间的降水量常常不足年降水量的20%。
1964(1):38-4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06
摘要:以 Cambine kafir 60雄性不育系为材料,测难了高粱地方品种自交当代、自交一代植株的不育和可育性的反应。自交当代植株测交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植株间不育和可育性的反应有显著差别,同时绝大部分植株的不育和可育基因型是异质结合的。但经过一次自交(S1)后,不育程度显著提高,测交杂种的不育株率大部分达到70%以上,个别的达到了100%。根据测交结果,讨论了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程序和方法。
1964(1):47-5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07
摘要:本试验是用番茄和黄瓜作为床土试验的材料,进行了四年(1960—1963)的研究,结果证明用黑土混合腐熟马粪所配成的床土理化性质较好,能起培育壮苗和提早成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马粪混合比例和化学肥料施用量对幼苗生育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提出适宜的混合比和施用量。
1964(1):55-6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08
摘要: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和分析,证明玉米果穗中部的种子具有良好的结构性状、生活力强,从而能促进幼苗生长旺盛、整齐一致,田间保苗率高;其植株各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正常,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协调,空秆和倒伏率低;其果穗也具有良好的结构性状和丰产特性。选用玉米果穗中部种子作播种材料,能够充分地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达到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因此,本试验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群众的“选头棒,留中腰”的经验是合乎玉米的生物学规律的,在生产中应当大力提倡和推广。
1964(1):62-6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09
摘要:1963年根据农业部的委托,对日本进口的几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目的为确定其在大田条件下的药效和应用价值,给我国农药生产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报告一年试验的初步结果。
周贵发,萧景姜,王蕴生,何庸,暴祥致,李绵春,孙凤英,桂承明
1964(1):63-7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10
摘要:几年来,我们对 E—1059防治高粱蚜的施用方法和效果及经 E—1059治蚜后收获的高粱籽实内有无残毒存留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均取得了肯定的结果。结果证明,在高粱蚜第三次迁飞高蜂前,直接植株施药,不论快速叶面喷撒、灌叶鞘或涂茎,效果均在90%以上,尤以涂茎效果更好,在95%以上,残效期达一周左右。对高粱籽实中残毒的测定,用库蚊幼虫和喂饲家兔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均未测出有残毒和发现中毒的任何表现。用酶化学方法测定,结果证明也不含有可以检测出 E—1059的的残留量(可以检测出10-9克,毫升),几年结果完全一致。另外,调查了人或其他动物(马、牛、羊、鸡等)食用经 E—1059处理过的高粱籽实,也均未发生任何自觉或他觉中毒的症状。据此,认为 E—1059可在生产上应用,经 E—1059防蚜后的高粱籽实可供食用或饲用。
1964(1):71-7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11
摘要:本文对榆树县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以大豆为中心的粮豆布局及近年因大豆面积缩减,引起粮豆种植此例和与之相适应的耕作轮作制度的变化情况,作了研究分析。并对有人主张,改迎茬为正茬,削波大豆面积,多种高产作物从而改变粮豆布局,提出了不同看法。作者通过一些社、队调查资料和四种主要作物经济效果的分析,提出在一定地区和条件下,迎茬的产量和效果并不低子正茬,榆树县的粮豆布局,应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964(1):78-8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12
摘要:在吉林黑猪选育中,对其繁殖、泌乳、乳头数等有关遗传现象,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记载,现将这些资料加以总结分析,报告如下。一、不同年龄选配对后代生产力的影响在吉林黑猪育种工作实践中,观察到不同年龄选配,对其繁殖力和后代的生命力及早熟性有如下的影响。
1964(1):87-10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14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我省农业技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全省已拥有拖拉机四千余标准台。提高现有拖拉机的利用率,发挥农业机械应有的作用,对于加速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衡量拖拉机利用率的指标,有出车率,出车班次率、班次时间利用率、牵引马力利用率、年平均标准台工作量、班次工作量等几个指标信。本文仅就如何提高年平均标准台工作量的问题加以探讨。拖拉机的年平均标准台工作量,是表示拖拉机全年完成工作量的情况。
1964(1):88-8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64.01.013
摘要:本文根据苏联学者Кузин的理论,进行了电离辐射对大豆种子通透性影响的研究。初步观察到:1.低剂量处理组(600γ、800γ,1000γ)的通透性有所增高,而高剂量处理组(10000~30000γ)反而下降。2.照射后不同贮藏时间,种子的通透性变化也不一样。3.在吸胀,萌动过程中通透性在时间上的变化也有所不同,并且由于贮藏时间的不同,也有很大差异。4.出苗4天的幼苗,其子叶的通透性也发生了变化,并以照射后10天的1000γ处理组的幼苗子叶通透性增高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