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4):1-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01
摘要:国内外优质稻米的研究和生产的情况目前,世界各产稻国家均开展了水稻品质育种工作,特别是国际水稻所、日本、美国,印度,泰国等起步较早。主要是通过育种手段,进一步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兼顾提高赖氨酸含量。日本是以提高营养成份为主。美国是以研究影响稻米品质的有关特性为主。而国际水稻所将蒸煮特性做为品质育种的主要选育目标[其中将直链淀粉含量分为高(30%)、中(25%)、低(20%以下)三级]。他们先后选育出一批食味性较好、产量较高的优质米稻种供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1987(4):4-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02
摘要:利用“英粒子”和“铁岭黄”两个遗传异质性较大的品种作测验种,测定了93份玉米自交系种质的配合力,以此把自交系种质分成两个群团,选择其中配合力高、性状优良材料与英粒子选系和铁岭黄选系,分别组成吉综A和吉综B,扩大了两群团间群体的遗传差异。从这两个群体中选育的优良系组配的A×B群间杂交种“A群368×B群717”、“A群180×B群自330”等产量突出,比对照种吉单101分别增产13.6和10.8%,取得良好选育效果。
1987(4):9-1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03
摘要:本文报道了红豆草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多细胞团的研究结果。试验采用红豆草无菌苗的绿色和黄色下胚轴和子叶作原生质体游离的材料。游离的酶液为EM7(1%半纤维素酶HP150、0.4%纤维素酶R—10,0.1%果胶酶Y—23、CPW 9 M、pH=5.8)。游离条件为:16—18小时、暗处、28℃、15rpm。在试验材料中,黄色下胚轴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将游离出的原生质体放入K8p原生质体培养基中悬滴培养,第3天出现第一次分裂,第15天形成多细胞团。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必须每隔7天加入新鲜培养基,并逐步降低渗透压。红豆草下胚轴原生质体适于暗处培养。
1987(4):14-1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04
摘要:水稻品种资源是水稻育种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选育优良品种的物质基础。通过引种、观察、研究结果,为直接或间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根据育种工作的要求,结合本省的气候、栽培特点,开展了水稻品种资源的收集、观察和研究工作以促进我省水稻科研和生产的发展。
1987(4):17-2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05
摘要:本文以无限×亚有限(Ⅰ·Ⅱ)、无限×无限(Ⅰ·Ⅰ)及亚有限×亚有限(Ⅱ·Ⅱ)三种类型16个大豆组合为材料,研究大豆植株节间长度的遗传及其与其他性状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各类组合的F1和F2代节间长度最高值均在Ⅰ15节。Ⅰ·Ⅰ和Ⅱ·Ⅱ组合超亲类型均大于Ⅰ·Ⅱ组合,倾亲类型均少于Ⅰ·Ⅱ组合。Ⅰ·Ⅱ组合亲本植株下部,上部节间长度与F1和F2代每节荚数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Ⅰ·Ⅰ组合亲本植株中节间长度与F1和F2代每节荚数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Ⅱ·Ⅱ组合亲本植株中下部、上部节间长度与F1和F2代每节荚数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各类型组合F1和F2代各节节间长度均表现遗传力较高。说明每节节间长度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性状,从早代就可选择。
徐庆丰,宋益良,杜长喜,杨敏芝,谭云峰,孙淑兰,王喜文,徐宝
1987(4):23-2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06
摘要:玉米心叶中具有白僵菌生长的适宜温、湿度条件,利用少量培养料加以沙子(或炉灰渣)等作填充料便可使白僵菌得以繁殖,同时防治了玉米螟。调查表明:在玉米心叶中培养白僵菌可增殖6—8倍,治螟效果达68.4—94.5%(平均为86.2%),相当于田间撒颗粒剂。可比田间撒颗粒剂提前施用期7—10天。由于此时玉米植株矮小,便于投药。玉米心叶培养白僵菌可以大大简化生产流程,取消了室内三级培养工序,减少了杂菌污染,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做到繁治结合,各户农民可以自繁自用,繁而易行,是当前治螟工作上一项新方法。
1987(4):28-3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07
摘要:
1987(4):38-4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08
摘要:稻曲病是由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俗名称谷花病、青粉病等。我国已早有记载,从50年代开始引起注意,目前已上升为主要水稻真菌性病害。近几年,在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江西和安徽等省自治区均有发生。稻曲病不仅明显增加空秕率,降低结实率,而且影响米质。对家畜有一定毒性。是目前水稻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稻曲病的研究进展问题进行了综合性论述。
1987(4):41-4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09
摘要:稀土(RE)含有镧、铈等17种稀有金属元素,在农业上应用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我国稀土农用的试验从1972年开始,主要对甘蔗、甜菜、水稻等作物的增产作用进行研究。近几年,我省也开展了对稀土农用的工作。大豆是我省重要作物,研究稀土对大豆的增产作用和开发我省稀土应用领域有重要意义。1985—1986年我们在长春市郊区兴隆山试验田,对稀土元素施用于大豆的增产效应,有效施用条件,应用技术和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与多因子大豆增产回归旋转数学模式试验做了对比处理。结果表明,稀土对大豆有良好的生理效应,增产效果比较明显,经济效益也比较大。
1987(4):43-4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10
摘要:在温室栽培中,施用CO2气肥能促进作物生长,缩短生育期,大幅度提高产量。在国外,CO2施肥已普遍应用,并发展得相当完善,达到电脑自控程度。CO2施用1000ppm,作物能增产40%左右,并能提高产物的品质和质量。豆科植物施用CO2,能显著提高根瘤的固氮能力,提高子实的产量。在育秧中施用CO2,能培育出矮壮苗,根系发达,栽植成活率高。植物光合作用和积累是植物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CO2施肥中,要改善环境因子的作用。在国外,在CO2施肥中实行变温综合管理,把一天室温分成三段时间管理,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1987(4):48-5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11
摘要:本文根据白浆土区1982—1985年多点田间试验结果和土壤测试结果,划分了土壤肥力类型,根据回归分析的原理计算各试验点的施肥效应方程,再根据协方差分析原理,将多点多年的试验结果汇总为有代表性的方程,以此作为经济施肥的数学模式。资料汇总使用国产长城微机和PC—1500袖珍电子计算机,程序为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编写。
1987(4):52-5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12
摘要:近几年,国内外对沼气干发酵工艺作了许多研究工作。由于干物质浓度、原料来源及发酵温度条件不同,所得结果有所差异。为了合理的利用干发酵工艺,提高产气率,指导实际应用,我们于1986年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我省农村常用于发酵原料的产气规律及适宜条件。
1987(4):56-5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13
摘要:我县土壤诊断施肥试验工作是从1983年开始的。按省农业厅统一方案和参数,分别在黑钙土、淡黑钙土、草甸土和风砂土上进行了3年12个点次的试验,并在4个乡开展了土壤诊断施肥示范,同时还编写了土壤诊断施肥技术和化肥用量表等资料,供农民在生产中应用,后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为合理施肥开创了新的途径。
1987(4):60-6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14
摘要:为了研究家禽和有关小动物的能量代谢研究方法及有关能量代谢规律,我们干1987年6月20日,成功的装制了两台适合于禽、兔等小动物用的密闭式呼吸测热器。该装置主要由动物呼吸小室、空调系统、吸收系统、供氧系统、气体分析系统、操纵开关电缆以及投料器和饮水器等组成;能够自动调温、调湿、调压,经多种方法反复测试,性能良好,已经投入使用。
1987(4):64-6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15
摘要:我们在研究林肯羊和考力代羊的主要经济性状的品种特征的同时,也探索这两个品种的杂种一代(F1女儿)成龄时的相应性状,以期查明各该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方式的表现规律。
1987(4):67-7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16
摘要:1986年7月,笔者作为中国果树资源保存及遗传性状鉴定技术考察团成员赴日进行了15天的考察访问。先后考察了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筑波)、果树试验场兴津分场和盛冈分场、山梨县果树试验场等研究单位以及筑波,甲府、盛冈等地的农户果园、农协所属的果酒厂,果品分级包装厂等。现将考察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1987(4):71-9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17
摘要:据有关资料统计,猪肉消量占我国肉食总量的93.7%,是我国城乡人民副食品市场的挂帅商品。其供应充足与否,质量是否符合消费者的要求,价格是否合理,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都很大。而生猪生产抓的好与坏又直接影响上述诸因素,但影响生猪生产的原因又很多,目前尽管生猪生产局面有一定的转机,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时抓早、抓实、抓好生猪生产工作。
1987(4):72-7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18
摘要:南崴子乡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现状南崴子乡位于公主岭市西9公里、有铁路和公路东西穿越,把全乡分成南6村、北7村。全乡有5988户、25743人,8064个男女劳动力。家家种地,户户养畜(禽)。乡企有12个单位,村办和户办有100多个经营项目。劳动力布局是:农业1400个;畜牧600个;工业1500个,豆腐房、油房、运输、编织、经商、匠工、劳务等多种经营1000个。
1987(4):77-8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19
摘要:在研究大田作物的光合性能时,常常需耍测定其叶绿素的含量。本文介绍了以玉米、高梁、小麦、水稻、大豆和向日葵的叶片为材料,对7种提取叶绿素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无水乙醇和丙酮(1∶1)混合液直接浸泡提取法的效果最好,既准确又简便。
1987(4):81-8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20
摘要:建国以来龙井县种植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五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粮豆总产1949年为4979万公斤,提高到1984年14241万公斤,增加1.9倍。从1949年到1984年的36年中有12个丰年,15个平年,9个欠年。丰年平均总产10580.5万公斤,平年平均总产8661万公斤,欠年平均总产7428.5万公斤,粮豆总产不稳不高,年际之间上下波动大,丰欠年相差3152万公斤(见表1)。
1987(4):87-9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21
摘要:问题的提出我省中部地区土质和气候条件与美国玉米带相似。发展玉米生产、创出口农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特别是1986年德惠县抓住玉米优势,发展粮食生产取得可喜的成果。
1987(4):91-9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7.04.022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700余份品种资源瘦果类型结构的分析,指出:向日葵瘦果,不论其形状如何都由长、宽、厚三大要素构成。瘦果之所以是多态的,就是由于长、宽、厚三大构成要素间比例不同所至。本文依长度要素作为分类的依据,依宽长比值作为型的区分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4类4型叶160种类型的分类标准。该分类标准,已被确定为编写全国向日葵品种资源目录该项目的统一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