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2):1-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01
摘要:本文指出了玉米茎腐病的危害性,一般发病率在10—20%,严重者高达50%以上,是当前玉米的主要病害。概述了病原菌、品种抗病性和发生规律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今后应重点研究各地的主要病原,有针对性的进行品种抗病性鉴定;人工接种抗病鉴定方法和品种抗病性的分级标准应该统一;高产系列栽培措施和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特别是钾肥的抗病作用,应予充分重视。
1988(2):5-1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02
摘要:1978~1982年在公主岭,应用灭幼脲杀虫剂对天敌昆虫:异色飘虫Leis axyridis(Palas)龟纹飘虫Propylaca japonica(Tkunbers)、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Tjeder)的成虫、卵、幼虫及蛹进行室内试验及田间调查。结果表明灭幼脲1号15、25、50克/公顷(有效成分,以下同);灭幼脲3号75、150、300克/公顷药量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基本无影响,对中华草蛉杀伤严重。
1988(2):11-14,3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03
摘要:
1988(2):15-1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04
摘要:本文通过多年对吉林省人参主要病害立枯病、黑斑病及根病(锈腐病为主)的药剂防治试验,表明:1.应用立枯灵、土菌消、速克灵、敌克松和多菌灵等农药进行土壤及药液浇灌处理防治人参立枯病效果达70—80%左右;2.应用百菌清、乙磷铝、多抗霉素等农药防治人参黑斑病效果在90—95%左右;3.应用百菌清、多菌灵、乙磷铝等农药进行浸苗及土壤处理防治人参根病,其防病与增产效果较为明显,平均增产效果在22—34%左右。
1988(2):19-2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05
摘要:经筛选确定了50%灭幼脲3号胶悬剂的最佳配方是:原药50%,增稠剂1—1.5%,扩散剂0.5—1.0%,乳化剂2.5 — 3.0 %,防冻剂5.0%。田间试验表明,经热贮存两周与新加工的50%灭幼脲3号胶悬剂施药量150克/公顷(有效成分)防治粘虫(Mythimna separat walker)幼虫效果很好,无显著性差异,二者的残效期与25%灭幼脲3号胶悬剂残效期都在20天以上,且对捕食性天敌如蜘蛛、瓢虫、食蚜蝇基本无影响。
1988(2):23-25,3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06
摘要:607份地方品种8个产量性状与单株产量相关、通径分析结果,对产量直接效应较大的性状依次为株粒数 > 百粒重 > 株重 > 收获指数。株粒数、株重和收获指数与产最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5706**、0.5080**、0.2074**),而百粒重与产量相关不显著。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和株荚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很小,均通过株粒数和株重对产量起重要的间接作用。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分析比较结果,育成品种单株产量提高28.5%,株高、主茎节数、株荚数和百粒重间均无显著差异,分枝数比地方品种少,但株粒数、株重和收获指数分别比地方品种增加12.1%、8.7%、18.9%。分析结果表明,株粒数、株重和收获指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讨论结果认为,对个体选择,应以株粒数、株重和收获指数为主要参考指标,不宜过份追求大粒;同时,在抗倒伏的前提下,应注重适当增加株高和分枝数。
1988(2):26-3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07
摘要:
1988(2):31-3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08
摘要:谷子穗粒重和穗长遗传变异系数比较大,秆高变异最小。估算广义遗传力,秆高、小区产量、穗重较大,一穗小码数最小。秆高、穗长、穗重、穗粒重与小区产量和穗长、穗重、穗粒重与秆高,以及穗重、穗粒重与穗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5%的选择率下,各性状的遗传进度顺序是穗粒重→穗长→小区产量→穗重→一穗小码数→千粒重→秆高。以秆高与穗长,秆高、穗长、穗重、穗粒重性状组合选择指数的效果为佳。
1988(2):36-3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09
摘要:
1988(2):38-39,4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10
摘要:
1988(2):40-4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11
摘要:本文对淡黑钙土有效磷与施磷指标及施磷增粮值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了相关曲线。根据土壤有效磷与相对产量的关系式Y=30.20+15.381nx,对淡黑钙土磷素丰缺和肥力划分为5级。提出了淡黑钙土有效磷不同量级的施磷是,以及相应施磷而获得的产量。
1988(2):48-5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13
摘要:
1988(2):51-5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14
摘要:
1988(2):58-60,7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15
摘要:
1988(2):61-64,8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16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立一个种畜场3273只绵羊8年育种资料电脑数据库的方法。该数据库用BASTC随机文件语句完成。其特点是简单易学,统计运算快,功能强,录入变量多,对数据的输入、修改、补充、打印等操作十分方便。
1988(2):65-6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17
摘要:
1988(2):68-6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18
摘要:
1988(2):69-7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19
摘要:运用J.W.福莱斯特的动态仿真模型(SD)为抚松县一参场的经营管理者建立一个“战略与决策实验室”在实验模拟中通过A、B、C三种信息反馈环模式的控制,使一参场的人参生态经济大系统从战略上和策略上得以调控。并对四种战略方案作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选择了第一方案,作为战略目标决策实施方案。
1988(2):74-7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20
摘要:
1988(2):77-8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21
摘要:
1988(2):81-84,8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22
摘要:本文介绍了人工模拟冰雹伤害大豆幼苗的可能情况,试验材料为吉林20和长农4号,共30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30种处理与对照在产量上具有显著差异。其中14个处理在两个品种、两个年份中均比对照显著减产,减产幅度为54.4—11.6%;两个处理较对照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11.8—13.0%;一个处理只在吉林20品种上有增产效应,平均增产10%左右。5个处理与对照产量无显著差异,另5个处理在长农4号品种上减产不明显。而在吉林20品种上减产显著。两个处理在吉林20品种上减产不明显,而在长农4号品种上减产显著。成熟期资料表明,大多数处理都较对照晚熟。5个处理较对照晚熟10天左右。9个处理较对照晚3—8天。其余处理与对照熟期虽无明显差异,但亦有晚熟趋势。
1988(2):85-8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23
摘要:本文以我所1972~1986年水稻丰歉鉴定试验资料为依据,分别分析了5月下旬~9月下旬的温度、光照与产量的关系。认为:热量条件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导因素,其中,6月份的温度、9月份的光照是导致丰、平、歉年的主要气侯因素。
1988(2):89-8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24
摘要:
1988(2):90-9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25
摘要:
1988(2):92-9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26
摘要:
1988(2):95-9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27
摘要:
1988(2):96-9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2.02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