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4):1-6,1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01
摘要:
1988(4):7-1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02
摘要:
1988(4):12-1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03
摘要:
1988(4):16-1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04
摘要:以1.0万伦60Co—Υ射线照射两个大豆杂交组合的杂交种子,对其后代进行了比较研究,以评价杂交与辐射相结合育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杂交与辐射相结合使用时,后代性状变异主要受杂交控制,比单独杂交的后代有较多的极端类型,因而变异辐度较大。此外,杂交与辐射相结合的后代表现略迟熟,抗倒伏性亦较弱.高世代品系平均产量与最高产品系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说明,用γ射线照射杂交种子并不能提高选择效果.
1988(4):20-2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05
摘要:
1988(4):23-27,5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06
摘要:小粒黄豆亩产仅100kg 左右,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外贸出口和经济效益。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建立产量函数模型和经济收益模型。模型解析表明:磷酸二铵与2、3、5—三碘苯甲酸的主因素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亩种植1.7万株,施磷酸二铵5.5—7kg,2、3、5—三碘苯甲酸3g 左右,小粒黄豆亩产115—145kg,亩收益110—145元。三因素最高水平的组合措施,亩产可达150kg,亩收益150元。
1988(4):28-33,3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07
摘要: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和磷肥对吉麦2号小麦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诸因素对产量的生产函数回归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模拟的方法初步确定了吉麦2号的最优高产综合农艺措施及其丰产潜力。
1988(4):34-3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08
摘要:
1988(4):37-43,4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09
摘要:
1988(4):47-5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11
摘要:
1988(4):52-53,6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12
摘要:
1988(4):54-5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13
摘要:从1982—1985年采用感染行诱发接种鉴定1251份大豆品种(品系)对霜霉病的抗性,其中表现高抗的材料429份占34.2%,抗病材料占11.8%,中抗占17.3%,中感以上占36.69%.同时调查了642份材料的霜霉粒发生情况,有338份材料没发生霜霉粒,其余材料的霜霉粒率在0.1—5.1%之间。通常情况下,叶部的病情愈重,病粒率有随之增高的趋势.在春播自然条件下,感染卵孢子的吉林4号的系统发病率为10—16%.
1988(4):57-6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14
摘要:本试验在白僵菌生产中采用了2%草酸拌料的方法,简化了生产工艺。其产品用于室内杀虫力测定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证明对害虫具有较高的毒力。
1988(4):60-6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15
摘要:
1988(4):61-6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16
摘要:本文就20余年的羊毛分析工作实践加以总结,提出了在采样技术以及羊毛细度、长度、弯曲和净毛率等测试技术的革新方法。以便为今后进一步改革方法之借鉴。同时提出了工作中的体会和看法。
1988(4):67-6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17
摘要:
1988(4):69-73,8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18
摘要:本研究采用吉林省常见的几种栽培措施,对主栽品种(包括参加省联合区试部分材料),进行多因子栽培条件处理,分析各种栽培条件对品种的加工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的影响及品种间差异。测定标准采用国内外基本常用的测定方法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稻米品质各项指标都有波动,其波动幅度较大的为凝胶长短、适口性的优劣。2.品种间其各项指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波动幅度有明显差异,栽培适应性广的品种其波动幅度小,反之波动幅度大。3.不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粗蛋白质含量有所变动,但其含量变动次序排列比较稳定,即中早类型品种含量>中熟类型品种含量>中晚类型品种含量>晚熟类型品种含量,并且粗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期呈负相关r=-0.74。食味品质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但在一般环境条件下栽培早、中早熟类型适口性,光泽度都较中、中晚、晚熟类型品种差。
1988(4):74-7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19
摘要:应用14C 示踪方法研究几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温度、锌肥及根瘤固氮等因子,对光合速率都有重要的影响,C3和C4作物在光合速率方面有明显差异。
1988(4):79-8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20
摘要:用5个剂量的Co50—γ射线处理2个春小麦干种子的结果表明,5KR 处理能提高M1叶片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生长速率。20KR 处理提高愈伤组织生长速率,降低愈伤组织诱导率;5KR 和20KR 处理均能提高再生植株频率,其中以后者更为明显。
1988(4):83-8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21
摘要:本实验应用连续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法对番茄子房受粉前后和阻止受粉情况下3种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适时受粉的子房中,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和谷氨酸脱氢酶同工酶活性升高且酶带增多;而在阻止受粉的子房中,则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升高,酶带增多,同时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本文就这3种酶与番茄的受粉、受精及子房的衰老脱落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1988(4):88-94,5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8.04.022
摘要:本文研究了大花君子兰若干品种减数分裂及雄配子体发育的全过程,观察到胞质分裂同时型与陆续型并存及四倍体君子兰小孢子核的无丝分裂等现象。并对其减数分裂时期与花蕾长度的相关关系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不同步现象作了相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