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2):1-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01
摘要:对中国1598份野生大豆和1595份栽培大豆的脂肪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野生大豆的脂肪含量为9.94%,明显低于栽培大豆的(19.05%)。对来自中国不同纬度的174份不同进化类型大豆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发现随着大豆进化程度的提高,亚麻酸、棕榈酸含量逐渐降低,油酸含量逐渐增加。探索了日照长度,昼夜温度对大豆脂肪酸形成与积累的影响。发现了一批特异基因型。
1993(2):7-1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02
摘要:本文总结了15年来采用多种鉴定方法,在室内和田间对5000余份不同地理来源各种类型品种对低温的忍耐力进行了抗冷鉴定和评价,筛选出一批耐冷性强的品种,为直接或间接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此同时,利用抗冷资源进行创新研究,已获得几个耐冷性强,并具有高产、多抗、水旱两用的新品种,目前在北方稻区广为利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1993(2):11-13,6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03
摘要:本文首次将主成份分析运用于谷子育种中,实验表明,用该法评价组合及亲本与育种实践是吻合的。证明主成份分析运用于谷子育种中是切实可行的,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此法用于杂种后代选择也将是有益的。
1993(2):14-1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04
摘要:对不同源库特性水稻品种齐穗期LAI,单位面积颖花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单位面积实粒数与齐穗期LAI,单位面积颖花量的关系均为抛物线方程:y=ax+bx2。抛物线的顶点即品种的最适颖花量和齐穗期最适LAI有明显差异,其中秀杂单位面积最适颖花量和齐穗期适宜LAI均较高,而其它品种不是两者均低就是两者不平衡,因而产量受到影响。从库(颖花)效率来看,在氮肥增加时,秋光和秀杂的库效率高,其余几个品种的库效率都明显较低。由此可见,在高产育种上,应注意选拔单位面积最适颖花量和齐穗期最适LAI及库效率均高的优良材料。
1993(2):19-2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05
摘要:本研究比较了玉米正常果穗和秃尖果穗的子粒及穗轴中12种矿质元素的浓度,结果表明:在正常果穗和秃尖果穗的子粒中N、P、K、Mg、Ca、Na、B、Zn、Cu和Mn及两种果穗的穗轴中P、Na、Ca、Fe、B、Zn、Cu、Mn和Mo的浓度相同,秃尖果穗子粒中Mo的浓度及穗轴中N、K和Mg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果穗的。正常果穗顶部子粒中的K和Zn的浓度及穗轴中N、P、K和Zn的浓度高于基部子粒的。在秃尖果穗顶部败育子粒(瘪粒)中N和Zn的浓度高于基部正常子粒,而在秃尖果穗的穗轴中N、P、K、Mg、Ca、Zn和Mn的浓度比同轴上败育子粒的基部及正常子粒的基部为高。为此,本研究认为,子粒败育不是矿质元素供应不足引起的。子粒败育是由于矿质元素输送渠道的机能失常或果穗上穗轴与子粒的接合点对元素的选择输送机能失常造成的。
周世忠,吕凤华,贾昀秋,王自林,李学深,李淑敏,韩烨,赵凤涛
1993(2):23-2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06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耕作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长春市农业的基本特征和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现行耕作制度的设想。内容包括:调整农业生产的作物布局,实行轮翻制,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利用根茬粉碎还田,来提高土壤肥力,实行减免中耕,一次性投肥,以提高劳动效率,达到既增产又增收,为现行耕作制度逐步向现代化集约耕作制度发展指出了方向。
1993(2):28-30,3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07
摘要:本试验于1991年在长春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利用7个数量性状测定了高粱19个亲本(9个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间的遗传距离。以遗传距离为依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个亲本共分为6类。距离较大的不同类群问亲本所组配的杂交组合优势较强。因此,选用距离较大的不同数群的亲本组配杂交种,可提高优良组合出现的频率。同时也看出,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更为合理,其结果与实际较为相符。
1993(2):31-3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08
摘要:我们在1990~1991年作了两年的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6基本培养基附加NAA的N6-1诱导培养基和附加NAA和2,4-D的N6-2诱导培养基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30.3%和25.3%,它比附加2,4-D的常用的N6。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为20.5%)高出47.8%和23.4%。NAA和2,4-D混用的N6-2去分化培养基所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的器官分化率为最高,其绿苗分化率为57.4%,它比常用的N5培养基(绿苗分化率为44.8%)高出28.0%。器官分化率最低的是单用NAA的N6-1培养基,其绿苗分化率为36.4%,比N6培养基低18.7%。附加NAA的N6-1和N6-2培养基的出愈速度和器官分化速度明显快于附加2,4-D的N5培养基。N6-1培养基和N6-2培养基花药接种后18天就能看到愈伤组织,出愈速度要比N6培养基提早3~5天。在N6培养基上的形成的愈伤组织转移后10天只有部分绿苗出现,但N6-1和N6-2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转移后10天,可分化出1/3的绿苗,甚至转移后3天可以看到不少绿点分化。分化培养基来看,MS培养基的植物体分化效率明显高于N6培养基,其绿苗率提高到2.5倍。
1993(2):35-3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09
摘要:本文利用1988~1990年吉林省大豆区域试验中熟组试验结果资料,根据S·AEberhart的模式和方法对连续三年参试的7份材料的主要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完全粒率和褐斑粒率的差异不仅受品种本身内在遗传因素控制,还受品种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影响,不同品种受环境条件影响程度不一样,即稳定性不一样。
1993(2):38-3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10
摘要:
1993(2):40-4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11
摘要:为帮明温度对水稻分蘖的影响,1991年进行了分蘖期不同温度条件与不同栽培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超稀植栽培在分蘖期遇低温年分蘖受到抑制,造成有效穗数不足而降低产量;对于一般肥力地块,即使在分蘖期遇温度正常年,也应保持每平方米18~25穴,每穴3~4株,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1993(2):44-4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12
摘要:
1993(2):46-4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13
摘要:本文报道了吉林省东方蝼蛄发生情况,并依据该虫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治意见。
1993(2):48-5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14
摘要:
1993(2):51-5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15
摘要:本文介绍了四种除草剂混合施用技术对哲盟后旗地区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其中10%NC-311(225克/公顷)+60%丁草胺(1125毫升/公顷)对杂草的控制效果最佳,每公顷净增经济效益870元。
1993(2):53-5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16
摘要:
1993(2):55-5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17
摘要:笔者通过查阅和分析大量的资料及本所的试验研究结果,认为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是培肥地力、土地用养结合及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化肥与秸秆还田相结合、化肥与厩肥相结合,还是化肥与禽粪相结合,或者是制成一种新型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对土壤的增肥都有一定作用。同时能使作物生产高产出,高效益,高质量。
1993(2):60-6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18
摘要:本文采用最优回归设计311-B方案,在靖宇县白浆土中低产田上研究了春小麦合理施肥问题,提出了春小麦产量与化肥有效成份N、P2、O5、K2O用量之间拟合度较高的二项回归方程,探讨了化肥最佳养分用量,最佳产量及化肥有效成份的单素效应和交互效应。
1993(2):66-6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20
摘要:
1993(2):69-69,7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19
摘要:
1993(2):70-7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21
摘要:
1993(2):72-7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22
摘要:吉农椒3号青椒是通过有性杂交经多代系选而育成的稳定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果实大角锥形,有辣味,果面光滑,稍有褶,色深绿,抗病毒病能力强,丰产性好,比吉农方椒增产52.5%以上。是一个高产,稳产,抗病,质优,果型美观商品性好的中熟品种,在省内各地示范种植,深受群众欢迎。
1993(2):75-7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23
摘要:
1993(2):79-8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24
摘要:
1993(2):81-82,8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25
摘要:
1993(2):83-8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26
摘要:
1993(2):87-91,9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27
摘要:
1993(2):92-9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28
摘要:大白菜是我国北方居民冬春季节的重要蔬菜之一,其生产与供应情况,直接影响着蔬菜市场的稳定和人们的生活。如果能对大白菜的上市量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就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损失。利用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建立的趋势上市量模型yN和气象上市量回归方程yW,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大白菜上市量进行预测,为有关蔬菜领导部门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对稳定冬春蔬菜市场和保证人们对蔬菜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1993(2):95-9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29
摘要:
1993(2):96-9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2.03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