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4):1-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01
摘要:本课题针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差,盐分含量高,养分含量低,导致育壮苗困难,缓苗慢,分蘖节位高,穗粒形成不协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该项研究是在中度盐碱土壤上(盐分含量0.3%),纬度偏高(45°N以上)的白城西北地区进行的。三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产7500公斤稻谷在较大面积上均能达到。并总结出盐碱稻区水稻高产规范化栽培抟术模式。
1993(4):6-7,7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02
摘要:本文利用P1、P2、F1、F2、B1和B26个世代群体的资料,估算了秆高等4个性状的a、d、aa、ad和dd各类基围效应。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加性和显性效应都很重要;穗长和穗柄长的加性效应比率大于显性效应;株高和秆高两个性状的显性交效应较加性效应重要,在某些组合中上位效应也是不可忽略的。
1993(4):8-14,7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03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水稻原生质体培养研究的进展及其在远缘杂交、细胞融合、基因转移技术等方面应用。自1985年以来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粳稻、籼稻、爪哇稻和野生稻种的原生质体培养相继成功,从中筛选出许多适于原生质体培养的水稻品种或品系。随着培养技术的完善,水稻与其他远缘植物(如稗草、野生稻等)细胞杂交、应用电导基因或PEG法将外来DNA直接导入水稻原生质体中的基因转移技术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1993(4):15-17,7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04
摘要:利用化学“杀雄剂2号”对水稻进行了不同药液浓度、不同品种(系)和不同叶枕距条件下的杀雄试验。结果表明:(1)“杀雄剂2号”对籼稻、粳稻及其中间类型的杀雄效果相近,适合化杀的品种范围广泛。(2)“杀雄剂2号”对水稻施药的有效期较长。(3)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施用0.05%浓度的药液对水稻可达到最佳的杀雄效果。
1993(4):18-2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05
摘要: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得到的杂种aF1同相应保持系与恢复系所得到的杂种bF1差异所分析的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aF1表现穗粒数明显减少,千粒重显著提高,其它性状没有明显差异。总的看来,T型细胞质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不育胞质。
1993(4):21-2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06
摘要:本文研究了水稻10种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遗传进度和选择指数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相关和通径分析以每穗粒数,每株穗数、株高和穗长对单株产量贡献较大,故选择时应予以重视。在单株粒重的选择指数中每穗粒数是重要的性状,每株穗数是相关选择的关键性状,选择大穗同时兼顾株高对单株产量也有一定的提高效果,应作为限制性选择指标。在水稻育种中应用选择指数方法进行综合选择比对单株产量单一性状直接选择效率高20.42%,应用前景广泛。
1993(4):25-3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07
摘要:本文报道了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系北陆128公顷6500公斤以上产量的生育规律,栽培技术以及扩大种植面积的建议与技术措施。
1993(4):31-3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08
摘要:采用对黍子八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法,看出单株穗重是决定产量高低的主要性状,总效应与直接效应值最大(0.841,1.071);主茎高对产量的影响亦较大,总效应与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542,0.841,达极显著程度;再次是千粒重。因此,黍子高产育种中,三个性状可作为选择高产品种和选配高产组合亲本的选择性状;主穗长对产量的总效应和直接效应均为负值(-0.269.-0.09),故此,选择高产品种和选配高产组合亲本时,穗过长的性状不可取。
1993(4):34-3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09
摘要:基因性雄不育(genic male sterility)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已有许多研究和讨论,它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大量生产杂交种的遗传去雄方法。其应用的领域主要包括杂交种的生产及种间和种内杂交、回交过程中将遗传变异引入作物品种中两个方面。现在已有人提出了许多利用基因性雄不育进行杂交育种的方法,本文旨在对目前基因性雄不育在杂种生产上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993(4):39-40,8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10
摘要:本文应用新型杀虫剂—“灭杀毙”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灭杀毙”对水稻负泥虫、大豆蚜虫和黄瓜蚜虫防治效果显著,是一种目前比较好的杀虫剂,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1993(4):41-4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11
摘要:黑土开垦种植后,土壤肥力呈下降趋势。单施化肥能提高作物产量,但土壤孔隙性、结构性较差。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有机质呈增加趋势,有利于土壤物理环境的改善。玉米与大豆、牧草、绿肥等轮作、间作也有利于物理性状的改善。
1993(4):45-46,9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12
摘要:本文研究了药肥粒基生产工艺,提高了肥效,增强颗粒强度,省掉干燥环节,节省能源。
1993(4):47-4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13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我们对施用原状复合肥,粒状复合肥和不施化肥的玉米植株,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氮、磷、钾的吸收量。本文明确了复合肥造粒能够减慢养分释放速度,增强持续供肥能力。
1993(4):50-5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14
摘要:根据羽毛伴性遗传的理论,在科新903褐壳蛋鸡配套系选育过程中,为了培育父母代鸡在初生雏时,根据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生长的相对长度自别雌雄,将父本父系A系和母本父系C系培育成纯合快羽基因型纯系,将父本母系B系和母本母系D系培育成纯合慢羽基因型纯系。用A系公鸡与B系母鸡交配,用C系公鸡与D系母鸡交配,产生的子一代即父母代,可根据快慢羽自别雌雄,快羽为母鸡,慢羽为公鸡。纯系繁殖羽速类型的准确率达99%以上。生产父母代羽速鉴别雌雄的准确率达98%以上。鉴别速度快,准确率高,不损伤鸡体,效果好。
1993(4):54-57,7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15
摘要:分两个年度对三个世代的“科新903”配套系蛋鸡亲本进行了血型测试。结果表明“科新903”4个亲本系具有较高血型基因纯合系数,其遗传相关和遗传相似性除C系与其它3个系之间遗传差异略大外,其它各系之间都比较接近,说明该鸡种群遗传均一性好,达到了较高的选育水平。特别是用做父本的A系、C系比做母本的B系、D系都有较高的血型基因纯合系数,与免疫学上选择杂交亲本的原则相一致,证实了“科新903”选育中内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该配套系生产的商品鸡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于生产中大量推广应用。
1993(4):58-6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16
摘要:由于鹅肉具有许多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又因为鹅的经济价值比较高,管理简便,饲养成本低,所以养鹅业前景非常可观。通过调查和试验研究,发现我省养鹅业潜力很大。要大力发展养鹅业,提高其经济效益,必须充分挖掘鹅业生产潜力。要针对目前鹅业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混乱,饲料单一,饲养落后和饲养、加工、销售相矛盾等问题,进行优良鹅种的选育和扩繁;建立优化系列饲料生产基地,实行科学养鹅;建立生产、加工配套体系,实行农、工、商大联营。
1993(4):62-6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17
摘要:
1993(4):66-7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18
摘要:本文分析了包括黄化、抗TMV品种(系)在内的7个番茄品种(系),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及组合特殊配合力的遗传参数值。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各性状遗传参数差异较大,反映出各参试材料配合力的强弱。黄化和非黄化材料中,都有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较高的材料。通过转育的办法,可以育成配合力较高、兼具Tm—2nv基因的材料,一般配合力表明亲本品种的加性效应,还反映了品种的遗传传递能力。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普通番茄作母本,与性状间一般配合力高低各有不同而又可以互补的黄化材料杂交,有希望育出特殊配合力高的杂种一代。在育种材料的早世代选择时,狭义遗传力更有实际参考价值。
1993(4):71-7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19
摘要:本文强调了果树繁殖过程中正确选用砧木的必要性。指出砧木选择总的原则是:同接穗亲合力好,并对其生长发育有良好影响;对栽培地区气候、土壤等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抗病、虫能力强,无病毒感染;具某种可利用的特殊性状等。同时列举出可供吉林省果树栽培使用的砧木种类,阐述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
1993(4):74-7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20
摘要:
1993(4):77-7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21
摘要:
1993(4):79-8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22
摘要:
1993(4):82-8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23
摘要:
1993(4):84-8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24
摘要:
1993(4):88-9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25
摘要:种子包衣剂适合在多种栽培模式下使用,已经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农业地区成功地使用。种子包衣剂对作物苗期有害生物的控制具有显著效果。本文介绍了种子包衣剂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情况。
1993(4):91-9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26
摘要:
1993(4):93-9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3.04.027
摘要:本文针对蓖麻多分枝且具无限开花习性,不同部位上果穗开花与成熟时间不同等特点,对蓖麻种子的收获期对其成熟度及发芽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找出蓖麻种子的最佳收获期,指导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