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6):3-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01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优质米品种品质、栽培技术和优质米生产区划的现状分析得出:①目前推广的优质稻米品种的商品品质、直链淀粉含量、食味需进一步改良,才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②吉林省优质稻米生产栽培技术要规范。③优质稻米品种区划不仅要以特征特性为依据,更要以品质变化规律为区划的依据,才能生产出优质稻米。
2000(6):9-1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02
摘要:研究了在不同配比的NO3--N与NH4+-N下大豆根瘤的生长及根瘤固氮酶活性和叶片全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7种配比的NO3--N与NH4+-N均降低根瘤鲜重,抑制根瘤固氮酶活性,但提高叶片全氮含量。叶片全氮含量与根瘤鲜重、根瘤固氮酶活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2000(6):12-1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03
摘要:介绍了大豆子叶节组培系统和幼胚子叶组培体细胞胚胎发生系统,重点阐述了组培系统和受体系统的内在联系和不同点,同时提出这两个组培系统作为受体系统时存在的问题。
2000(6):15-1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04
摘要:将一批玉米自交系回交转育成不育系(A)、保持系(B)、恢复系(R)。然后再分别以不育系和保持系做母本,恢复系做父本配制成相应的不育系单交种和保持系单交种(即普通单交种)。试验表明,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系,实行三系配套配制杂交种不仅可以免去人工去雄,提高种子纯度,还可以提高杂交种的产量,一般可以提高1%~3%。
2000(6):18-2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05
摘要:系统地研究了向日葵幼胚营养土培养基所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及完整的培养方法,提出了培养向日葵幼胚最佳配方T3营养土。明确了营养土的适宜pH值为6~7,适宜的接胚时期以油用型材料授粉后7~8 d和食用型授粉后8~9 d,培养温度以25℃,光照4 000 lx为宜,同时室温下室内光照营养土培养幼胚获得了成功。
2000(6):23-2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06
摘要:通过对黑钙土的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及其根茬施入土壤后不同分解时间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影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玉米秸秆及其根茬处理的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施用玉米秸秆土壤有效锌、锰、铁、铜提高幅度分别为0.70~2.05、4.77~5.94、3.24~5.28和0.19~0.63 mg/kg;施用玉米根茬土壤有效锌、锰、铁、铜分别为0.21~0.64、2.30~3.72、3.96~6.63和0.21~0.68 mg/kg。
2000(6):26-2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07
摘要:用43%敌·甲WP 25 g/m2防治水稻立枯病效果显著,预防效果在99%以上,治疗效果达80%,并能促进稻苗的生长发育,对苗高、茎粗、叶龄和根数都有明显提高
2000(6):29-3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08
摘要:综述了农药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化学和仪器的联合分析、仪器之间的联用及其多元化发展,为农药分析提供了广阔前景。
2000(6):32-3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09
摘要:在舍饲条件下,完成了玉米秸型配合饲料饲喂生长育肥鹅试验。试验期为60 d,玉米秸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为20%、30%和40%。试验鹅90日龄体重对照组为3 607 g,试验A组(20%)为3 120 g,试验B组(30%)为2 952 g,试验C组(40%)为2 400 g;试验期相应增重为3 170、2 616、2 445和1 898 g;配合饲料的料重比相应为2.4:1、2.8:1、3.0:1和4.6:1;每只鹅的纯利润相应为13.41、11.36、10.83和6.20元。随玉米秸用量的增加,以上各项指标均降低。但玉米秸在30%以内时,饲料成本利润率为1.49、1.55和1.64,呈增加趋势。
2000(6):36-37,4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10
摘要:杂交羔羊短期育肥结果表明:育肥期平均日增重,试验组为(151.66±12.45)g,对照组为(120.66±13.17)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25.69%,差异极显著(p<0.01)。经屠宰测定:每只羊平均净肉量,试验组为12.1 kg,对照组为9.37k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29.13%,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屠宰率为44.25%,对照组为39.87%,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4.38个百分点;试验组净肉率为36.17%,对照组为31.29%,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4.88个百分点。结果说明:用达克素肉羊和本地细毛羊杂交,生产的1/4血达克索羊公羔产肉性能比本地细毛羊同龄公羔有显著提高。
2000(6):38-4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11
摘要:苹果梨杂种后代在果实重量、果实形状和果形指数3个性状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后代性状表现是亲本微效多基因的累加性效应,及基因间的上位、显性和超显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以苹果梨为母本的杂种后代能够分离出17.18%超大果亲本株系供选择;杂种后代果实外观理想,果实风味佳,有76.97%酸甜适口的优良品系分离出来;苹果梨小果心遗传力很强;杂种后代果汁多,石细胞少,分离比例分别是56.7%和83.33%。综合品质上或中上等株系比例较高,为40.55%。因此,苹果梨的优良果实经济性状遗传力较强,作为育种亲本,在北方梨新品种选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0(6):44-4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12
摘要:研究表明,苹果梨果实中矿质元素随季节的推移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氮、磷、钾、钙和镁含量随果实增大一直呈下降趋势,而铁、硼呈波浪式变化,锌则在生长后期稍有上升。果实与叶片中钙、锰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磷、钾呈显著正相关。在果实矿质元素组分中,以钾含量最高,约占大量元素总量的55%,其次为氮;铁约占微量元素总量的60%,其次为硼。在构成品质的5项指标中,氮、磷、钙和镁起主要作用,但微量元素中的铁、锌、硼和锰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铁在构成品质的5项指标中,有2项占第1位。多元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矿质元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通过通径分析,明确了总糖在果实品质5项指标中起主导地位,明确了各元素对总糖量的直接影响、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总糖量的间接影响。
2000(6):49-5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13
摘要:论述了吉林省玉米种业的发展现状,从玉米品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和政策法规等方面阐述了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玉米种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提高育种水平、产业化发展模式、组建玉米种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对21世纪吉林省玉米种业的发展框架提出了构想与对策,目的是使吉林省玉米种业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快的发展。
2000(6):52-5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0.06.014
摘要:形成耕作制度的历程,也是我国农业政策的发展过程,农业生产体制的变革给大农业的耕作制度和耕作学说带来很大的冲击,如何完善发展耕作学说和耕作制度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