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3):3-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01
摘要:对籼粳稻杂交F1代的主要生理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正反交差异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组合F1代的杂种优势表现不同, 有的性状呈正向优势, 有的性状呈负向优势; 不同性状间正反交差异表现不同, 有的性状正反交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有的性状正反交差异不显著。在育种实践中要根据不同品种各个性状间F1代杂种优势表现进行合理利用。
2002(3):7-1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02
摘要:研究了不同株型谷子品种源库关系。结果表明, 粒叶比均以倒 2叶最大, 其次是倒 3叶和剑叶; 单叶对子粒的贡献率也是倒2叶最大。上部叶对产量的贡献率59.89%, 中部叶22.82%, 下部叶 17.29%。茎鞘光合贡献率 2.1%, 穗光合贡献率1.34%。因此, 要进一步提高谷子生产力, 还应重视中下部叶片及茎、鞘、穗光合能力和贮运能力的提高。
王成瑷,张文香,赵磊,杨银阁,严光彬,王蕴波,王玉杰,赵秀哲,高连文
2002(3):11-1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03
摘要:采用 3个不同熟期的水稻品种, 在不同形式的混合稀植栽培条件下种植, 阐述了各品种的生育性状 (株高、叶龄、叶龄指数、茎数、生长量)在各生育时期的高产生育指标及增长规律、产量、产量结构 (每穴穗数、穗粒数、单穴粒重、经济系数、千粒重、饱满率)及增产比例。
2002(3):16-2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04
摘要:对吉粳66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简单相关、偏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对吉粳66产量作用最大的产量构成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 其次为每穗粒数, 而千粒重和空秕率的作用明显较小, 尤其是空秕率。因此, 要使吉粳 66品种获得高产, 首先应主攻穗数, 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再力争穗大。从栽培措施对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 施氮量和插秧方式的影响较大, 增施氮肥和密植能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因此, 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是施足氮肥 (200~210kg/hm2)和适当密植 (30. 0cm×13.4~14.4cm)。
2002(3):21-2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05
摘要:为了探讨水稻不同穗形的增产潜力, 力求在穗形、株型上有所突破, 2 0 0 1年开展了 4个品系不同穗形高产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直立穗形和半直立穗形理论产量水平均达 11775~12050kg/hm2, 比散穗形增产1815~2090kg/hm2, 增产18. 2 %~22.7%, 说明直立穗形和半直立穗形品种高产栽培产量潜力较大。
2002(3):25-27,4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06
摘要:利用 8个玉米自交系, 设置 13个卡那霉素浓度, 研究卡那霉素对玉米种子发芽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卡那霉素对玉米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能够引起幼苗的白化现象, 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大, 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白化率也明显增大。
2002(3):28-3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07
摘要:通过对吉林5号小粒大豆不同栽培密度、不同施肥量的栽培试验,得出最佳栽培方式。栽培密度为21万株/hm2,施肥量为400kg/hm2禾丰生物菌肥。
2002(3):32-3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08
摘要:对12份法国蓖麻品种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期和有效穗数、穗粒数、百粒重及小区产量8个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法国蓖麻品种的播种至出苗期与开花至成熟期呈正相关(r=0.1278),现蕾至开花期对开花至成熟期的间接作用P3→2→y=0.6986比其直接作用P3→y=-0.6528明显。②现蕾至开花期对单株有效穗、单株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2768、r=0.2245),现蕾至开花期对单株有效穗、单株穗粒数的间接作用(P3→2→y=39275、P3→2→y=35443)比其直接作用(P3→y=-24437、P3→y=-22602)明显。③出苗至现蕾期与百粒重呈正相关(r=0.3467、P2→y=50329)。④现蕾至开花期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1488),现蕾至开花期对小区产量的间接作用(P3→2→y=14409)比其直接作用(P3→y=-0.7454)明显。⑤单株有效穗、单株穗粒数、百粒重对小区产量具有真实的通径关系。
2002(3):37-39,4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09
摘要:玉米、水稻施硫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子粒的形成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提高; 玉米施硫可提高植株体N、P等主要营养元素及叶绿素等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平均增产8.4 %;不同硫肥品种对水稻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增产幅度为 5.6 %~8.9%, 其增产效果依次为硫酸钾>Sulfer95>硫磺。
2002(3):40-4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10
摘要:松嫩平原属草甸—草原苏打盐渍土生态片, 盐渍土面积约 2 88 2× 104 hm2, 占东北全区盐渍土总面积的 39. 3%。平原内矿化度很高的大小沼泡星罗棋布, 因而形成了大面积的盐渍土。浸淹不严重时, 表层土壤出现季节性的可恢复的盐渍化, 这种现象可称为土壤盐渍化的逆向演替。研究松嫩平原土壤盐渍化的逆向演替规律, 找出促进逆向演替的影响因子, 不但能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而且还能节约大量资金。
2002(3):44-4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11
摘要: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 通过不同时间的定点调查, 分析 3种化学除草剂对玉米田的除草效果, 筛选出对玉米田阔叶和禾本科两大类杂草均有较理想防效的除草剂。同时, 分析了施药后药效持续时间对不同杂草除草效果的影响。
2002(3):47-5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12
摘要:在调查的基础上, 明确了我省不同地区果树冻害情况。根据不同品种在几个有代表性地区的冻害表现, 按抗寒力大小进行了分类排序, 进一步确定我省各树种主栽品种的抗寒性水平。对产生冻害的原因进行了科学分析, 提出的辨证理解冻害与果树发展的关系和有关果树科研与生产发展方面的建议, 对提高我省果树科研水平和果树业稳定持续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2002(3):52-53,5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13
摘要:九椒7号辣椒是以两个自交系配组杂交育成的杂种一代鲜食尖椒新品种, 其生长势强、品质好、抗病能力强, 在一般肥水条件下, 每公顷产量为25000kg左右, 最高产量可达50000kg以上, 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5 %以上。在全省试验和示范推广中受到了普遍好评。
2002(3):54-5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3.014
摘要:简要介绍了波兰农业及种子生产概况, 同时对波兰种子生产的相关机构、种子法、种子公司等发展情况作了介绍, 为了解波兰的种子生产概况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