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27(5):3-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01
摘要:研究利用Asominori/IR2 4 的 71份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相应的具有 2 93个分子标记的RFLP图谱,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区间做图方法,对控制主要稻米粒形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了系统分析。检测出 9个控制稻米粒形的QTL,其中包括 3个控制稻米粒长的QTL(R11、R12和R13),2个控制稻米粒宽的QTL(Rwl和Rw2),4个控制长宽比的QTL(Lw1、Lw2、Lw3和Lw4)。研究认为,粒长是受多基因控制,粒宽受两对主效基因和多对微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粒长和粒宽是遗传上完全独立的两个性状。
2002, 27(5):8-1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02
摘要:综述了热带和亚热带外来种质在育种中的重要性及其在温带表现特点,国内外热带和亚热带种质的研究进展情况,外来种质的鉴定与评价方法,如何利用外来种质进行温带玉米种质基础的扩增、改良和创新方法。
2002, 27(5):14-1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03
摘要:根据“最佳模拟配合法”原理,利用吉优 1号在盐碱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几个关键性农艺因素,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进行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研究,建立了 6 0 0kg/ 6 6 7m2 以上的综合农艺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为西部盐碱地大面积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淑霞,王铁成,赵虹,李洪刚,杨立冬,吕鹏秀,沈利国,韩秀云
2002, 27(5):18-1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04
摘要:采用有色粘玉米自交、白粘×黑粘、黑粘×黄粘、白粘×白甜、黑粉质×紫爆、黄爆×白爆、白爆×紫粘、紫粘×白爆、白甜×紫爆、普通黄玉米×黄爆这 10种类型的F1 、F2 代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子粒色泽上,随着颜色的加深,显性程度加大,黑 >紫 >黄 >白 ;在子粒类型上,一般遵循一对等位基因或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爆裂性对甜性、粘性、粉质性为显性
2002, 27(5):20-2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05
摘要:东北春玉米区是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产区之一。分析了东北春玉米育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对策。面对生产环境恶化、资源匮乏及加入WTO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玉米育种应以高产、优质和多抗为主要目标。加强改良、创新和专用型品种的选育。
2002, 27(5):24-2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06
摘要:对 23个不同熟期玉米杂交组合生理成熟后 10d内子粒自然脱水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理成熟时子粒含水量在 31 96 %~ 4 3 6 0 %,同一熟期的材料子粒脱水速率有显著差异,变幅在 0 18%~ 1 80 %。子粒脱水速率大小与生理成熟早晚无明显相关,受生理成熟时含水量影响较大。
2002, 27(5):27-2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07
摘要:以向日葵优良群体为母本,具有耐菌核病基因的向日葵野生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幼胚培养技术对远缘杂交后代进行“胚拯救”,从而获得具有耐菌核病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基因的 10个特性群体。在这些群体中,葵盘菌丝体接种感病点直径平均值 (cm)比对照减少6 9 5 6 %,根部菌核接种发病株率比对照减少 92 95 %。在耐菌核病群体中,运用轮回选择结合抗菌核病鉴定,选育出了 8个高耐菌核病的自交系。
2002, 27(5):30-3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08
摘要:报道了大豆超高产育种方面的进展。根据超高产育种目标,选育产量潜力达到 5 0 0 0kg/hm2 的品种,设计并选育了几个品种类型:①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为 5 5;②小叶、多分枝、紧凑型品种;③亚有限适宜密植型品种。试验表明:这些品种类型都比较容易获得超过 4 0 0 0kg/hm2 的产量水平,具有 5 0 0 0kg/hm2 的产量潜力。系谱分析表明,这几个超高产品种中,吉林省本地血缘较少,仅为 1/ 16~ 5 / 16,相邻省的血缘各占约 1/ 4,其余为地理远缘。
2002, 27(5):35-3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09
摘要:分析了水稻中熟品种、中晚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3个熟期的近 5年区域试验产量及米质分析化验结果,得出中晚熟品种的平均产量、品质及效益都优于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2002, 27(5):38-40,4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10
摘要:采用室内培养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豆根分泌物中的邻苯二甲酸和丙二酸对根腐病病原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浓度的邻苯二甲酸和丙二酸 (L5 和B5)对半裸镰孢菌、粉红粘帚菌和尖镰孢菌,尤其是对半裸镰孢菌的生长有化感抑制作用,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低浓度的邻苯二甲酸和丙二酸对半裸镰孢菌、粉红粘帚菌和尖镰孢菌的生长有化感促进作用,部分差异达显著水平。
2002, 27(5):41-4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11
摘要:在吉林省东辽县优质肉牛示范基地,用普通双坡对头双列封闭式牛舍,分两批饲养西门塔尔和夏洛来与本地黄牛的杂种牛共 2 4 4头。结果表明 :普通双坡双列式肉牛舍内的气温,在夏季可比舍外低 2℃左右,保持在 30℃以内,在冬季用塑料薄膜封闭窗户后可基本保持在 0℃以上,最冷的 1月份比舍外高出 18 74℃。用塑料薄膜封闭窗户后的牛舍,在整个冬季的相对湿度均较高,尤其是 1~ 2月份,平均在 85 %以上,早晨最高时可达 10 0 %。此类牛舍在最冷季节不能保证肉牛的正常生长,但对全育肥期的增重影响不大。
2002, 27(5):45-4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12
摘要:应用半同胞相关法,对从澳大利亚引进的萨福克肉用种羊体型测定值的遗传力及遗传相关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①胸围、体斜长、尻宽、体重和毛长的遗传力分别为 0 5 0、0 4 4、0 84、0 5 3和 0 79,胸围与体重、体斜长与体重、尻宽与体重、毛长与体重的遗传相关分别为 0 39、0 4 0、0 4 0和 0 35。②校正 6 0日龄、12 0日龄、2 4 0日龄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 0 5 4、0 5 7和 0 4 7,校正 6 0日龄与 12 0日龄、6 0日龄与 2 4 0日龄、12 0日龄与 2 4 0日龄的遗传相关分别为 0 38、0 2 6和0 4 2。依据萨福克种羊体型测定值及校正 12 0日龄体重进行个体选择,均可以达到提高种羊群体尺和体重的目的。
2002, 27(5):47-5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13
摘要:种质资源是蔬菜育种的基础,植物育种中的每次重大突破,都与重要资源材料的发现与利用相联系,为此,主要介绍了种质资源的概念和它在生产上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蔬菜种质资源的引进方法和更新途径。
2002, 27(5):52-5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14
摘要:绿豆是一种可作为粮、药、菜、饲以及饮料加工等多种用途的豆类作物,它具有生育期短、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栽培范围较广。吉林省作为绿豆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绿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年均栽培面积约 10万hm2 以上。介绍了吉林省绿豆生产及研究状况,并根据生产实际提出了发展绿豆生产的设想与措施
2002, 27(5):55-5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5.015
摘要:室内模拟试验测定了湿度、温度及微生物对五氯硝基苯降解速率的影响。经修正的MICDGD程序较好地模拟了五氯硝基苯在人参床土中的残留,合理地预报了五氯硝基苯在吉林省东部人参产区的两种土壤中残留趋势。连续两年的监测结果比较证明,该模型预报与观察分析结果拟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