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29(6):3-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01
摘要:采用增广NCⅡ设计,研究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粒长、百粒重和小区产量的遗传。结果表明,穗位高和百粒重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株高和穗行数除加性-显性效应外还有上位性效应,粒长和小区产量除加性效应外还有上位性效应,穗粗和穗长只有加性效应。显性性质:株高和穗位高平均为部分显性,百粒重和穗行数平均为超显性,显性方向株高、穗位高、百粒重和穗行数均为双向显性。
2004, 29(6):9-10,2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02
摘要:综述了利用和创造特异种质构建新的育种模式,并灵活运用高新技术,快速而简捷的解决育种问题,是拓宽谷子育种的有效途径。
2004, 29(6):11-1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03
摘要:SSR是以几个碱基为基本单元的串联重复序列,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SSR信息量高,覆盖整个基因组,共显性遗传,多态性水平高,易用PCR分析,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子标记。对SSR的种类、研究进展、以及SSR在品种鉴定、基因作图和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作了简要概述。
2004, 29(6):16-18,3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04
摘要:水稻间歇灌溉法、湿润灌溉法、覆膜节水法和衬膜节水法均比常规灌溉方式节水,且都达到了抗旱、节本、增效的目标。
2004, 29(6):19-2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05
摘要:1996-2000年玉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吉林省东部半山区裸地种植中熟耐密品种四密25获得高产,比覆膜种植的中晚熟品种增产。
2004, 29(6):23-2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06
摘要:水田改旱田,整地是关键;排水通畅是保障;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获是获得高产和优质的有效途径。早豆晚播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有效提高产量的种植方法。
2004, 29(6):25-2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07
摘要:概述了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性质及作用、机理,大豆异黄酮育种,大豆异黄酮开发利用前景。
2004, 29(6):30-30,4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08
摘要:四杂40组合是971101A×4219R。该杂交种的特点是高产、高淀粉、抗丝黑穗病、抗叶部病害、穗长、粒大、中秆,产量在9 000 kg/hm2左右,生育期126-128 d,适宜在吉林省中南部及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和赤峰、哲盟的科左后旗、中旗的部分地区种植。
2004, 29(6):31-3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09
摘要:吉粳81是以一目惚/舞姬F8幼穗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后代筛选育成的优质米新品种。生育期145 d,属晚熟品种。抗低温冷害、抗霜、耐旱性较强。
2004, 29(6):33-3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10
摘要:在盐渍化土壤上,向日葵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而且土壤速效氮含量越低,增产效果越显著,增产幅度在28.8%-51.8%,施氮(N)量在85-102 kg/hm2为宜。在施用氮肥的同时,配施磷、钾肥增产作用更加明显,且氮肥总量的1/3底施与2/3现蕾期追施作用最明显。
2004, 29(6):37-4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11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氮肥消费状况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包括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氮肥对地下水的污染;对作物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并提出了防治氮肥污染的措施。
2004, 29(6):42-43,5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12
摘要:利用7种填充剂,在室温和冰箱(5℃)内贮存,低温贮存25个月,白僵菌孢子萌发率为96.2%-98.2%;用黄土、活性炭、沙子、炉灰渣和草炭等填充剂的白僵菌室温贮存19个月,孢子萌发率为90.3%-95%。随着填充剂种类和贮存期的不同,孢子萌发率有差异。黄土填充剂有效贮存期最长达21个月;玉米轴粉、豆秸粉有效贮存期为9个月;对照有效贮存期为3个月。
2004, 29(6):44-5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13
摘要:吉林省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业,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重点。我省主要农畜产品在品种、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包装、保鲜和贮运等方面都要求高标准,以达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应建立包括农业环境监测、生产资料监测、农产品质量检测、生产过程监控和畜禽与良种质量认证中心等在内的体系健全、功能完善的安全农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网络。
2004, 29(6):51-5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14
摘要:分析了吉林省近20年的农机发展历程,浅析了农机化与农业结构调整不可分割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农机化的发展必须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在新的农业结构中又起到一定的导向和推动农业新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
2004, 29(6):54-5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4.06.015
摘要:介绍了以邻苯二甲醛、氯甲酸芴甲酯、异硫氰酸苯酯、丹酰氯、二甲胺偶氮苯磺酰氯和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等作为衍生试剂的柱前衍生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分析氨基酸的原理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