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4(2):1-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14
摘要:针对吉林省增产50亿kg商品粮的战略任务而进行的西部水田大开发的实际,提出了西部新开稻田生产技术要走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同时,对新开水田在发展有机水稻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和趋弊措施进行了阐述。
2009, 34(2):4-7,1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06
摘要:对稻属的合理分类和种间关系的澄清不仅对稻属遗传资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而且也与稻属资源的合理保护密切相关。故本文概述了稻属植物的分类、基因组型及基因组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2009, 34(2):8-9,1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07
摘要:有机育苗生物调理剂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制。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育苗生物调理剂具有杀灭病原菌、抑制杂草发生、提高床土养分含量等功能。使用有机育苗生物调理剂育苗,植株健壮,干物重高,根系发达,抗病力和抗逆性强,省工省力,使用安全。
2009, 34(2):10-1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08
摘要:本研究以甘露子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试管苗的生根、移栽、扦插,以及试管苗移植的研究,并建立起甘露子优良变异植株的无性系,达到了快速繁殖的目的。结果证明:诱导嫩茎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是1/2MS+BA0.5~1.0 mg·L-1+2,4-D1.0 mg·L-1;愈伤组织分化的理想培养基是MS+BA1.5mg·L-1+NAA0.1 mg·L-1;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1/2MS+IAA 0.2 mg·L-1+NAA 0.1 mg·L-1;以炉灰渣为试管苗的移栽扦插基质,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7%,扦插成活率为92%。移植的试管苗具有长势非常旺盛,秋天块茎收获量增产18%、根系增加1~2倍、入冬前枯萎时间晚7d的特点。
2009, 34(2):14-1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09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激素系统对玉米子粒库建成调控方面的进展情况,认为将化学调控技术与农艺措施相结合,是提高玉米子粒库建成,增加穗粒数,充分发挥良种潜力的有效措施。
2009, 34(2):17-1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10
摘要: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春薯1号、春薯5号、早大白、尤金等16个主要栽培品种的株高、主茎数、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和单株产量进行了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单株结薯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5 1和0.459 4;平均薯块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8 0;平均薯块重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75 1。
2009, 34(2):20-21.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11
摘要:水稻新品种亨粳101是由吉林省亨达种业有限公司2002年选育而成,2003~2004年参加本公司品比,2005~2007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底审定。该品种具有熟期早(生育期132 d)、米质优、高产稳产、耐盐碱、抗轻霜、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井水稻区和西部盐碱地种稻较为理想的后续品种。
吕书文,李海涛,张海燕,杨国栋,邹庆道,穆欣,张子君,张耀莉
2009, 34(2):22-23,3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15
摘要:金冠一号是以自交系02-63为母本,以02-2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植株无限生长类型,成熟果实粉红色,稍有绿果肩,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00 g左右,抗病毒病、叶霉病,耐早疫病,耐低温弱光,中熟,生育期110 d左右,每667 m2产量7 300 kg以上,适于保护地栽培。
2009, 34(2):24-27,2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12
摘要:本文对吉林省桦甸、乾安、梨树和榆树等4个地区玉米(超)高产和普通生产田土壤的缓冲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各酸碱缓冲曲线均呈似S形,有两个拐点,表现出敏感性不同的区段,桦甸和梨树普通生产田土壤的酸碱缓冲性均大于该地高产土,乾安和榆树普通生产田土壤的酸碱缓冲性均小于该地高产土,可见,4个地区土壤的酸碱缓冲性与其玉米产量没有绝对关系。②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黏粒含量与缓冲容量呈正相关,而初始pH值与其呈负相关,即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黏粒含量,降低土壤pH值均有利于提高土壤的酸碱缓冲性能。
2009, 34(2):28-2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13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相比,不仅能提高春玉米子粒产量,而且能提高玉米子粒中粗脂肪含量,在春玉米上的适宜施氮量为150 kg/hm2。
2009, 34(2):30-3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02
摘要:阐述了包膜型控释肥料的定义,介绍了常见的包膜肥料的类型,归纳了其评价方法,并简单分析了控释肥料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2009, 34(2):34-35,5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03
摘要:本文就β-氨基丁酸等4种药剂对水稻穗瘟病进行了诱导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BABA与春雷霉素混合施用可以诱导水稻对稻瘟病产生抗性,其防效和8%好米得的相当。
2009, 34(2):36-39,5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04
摘要:掌握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玉米田杂草发生种类及优势种群情况,对于制定杂草综合治理方案,科学选用化学除草剂及其配套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吉林省玉米田杂草种群数量和群落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田常见杂草有39种,分属16科。并根据不同生态区杂草的危害程度和优势度,确定了不同生态区主要杂草群落组成。
2009, 34(2):40-42,4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16
摘要:采用2004年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4个菌株11号、15号、16号、圆和从俄罗斯引进的2个菌株25K、PHT-M,以及春雷霉素、荧光菌、多抗霉素、百抗共10个菌株采用紫外光照法做抗利福平和硫酸链霉素的双标记菌株的筛选。筛选出的双标记菌株继续采用含菌平板抑菌圈法进行拮抗试验,共筛选出抗镰刀菌的菌株4种,最高抑菌率达78%。
2009, 34(2):43-4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05
摘要:根肿病俗称根癌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对十字花科植物危害极大。本文介绍了十字花科根肿病目前的基本研究概况,详细讨论了根肿病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2009, 34(2):47-51,5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19
摘要:以未经选育的吉林省地方品种农安籽鹅为试验材料,应用RAPD技术对其有关产蛋性状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并对其基因组DNA RAPD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标记的T检验,结果得到了RMC01-C、RMC06-D、RMD02-G、RMD06-A带等4条多态标记带与50周龄产蛋量性状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以上4条带可作为农安籽鹅50周龄产蛋量标记位点。
2009, 34(2):52-5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20
摘要:白细胞介素(IL)-18是一多效能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是已知的影响Th1/Th2免疫应答失衡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炎症性肠病是一种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免疫异常为主要特征。本文将就IL-18及其与IBD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09, 34(2):56-5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17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尿素施用量对上海青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3项指标均随着尿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极为显著。从保证产量、减少成本和降低硝酸盐污染综合考虑,尿素施用量控制在30~33.7kg/667m2为宜。
2009, 34(2):59-60,6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18
摘要:选择6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苹果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改善苹果梨果实外观品质,果面光亮、洁净、着色好、果点变小且不明显;但套袋也会使苹果梨果实的内在品质有所降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Vc含量降低。在6种果袋类型中,编号为D-1和D-5果袋处理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
2009, 34(2):61-6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2.001
摘要:本文从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重金属污染控制措施和研究展望4个方面概述了我国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为下一步开展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借鉴,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今后在这一领域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