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4(5):1-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04
摘要:本试验选用30个晚熟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经过对行粒数、株高、穗行数、千粒重、穗位高等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P0.4=0.834 5**,r=0.805 6**)和千粒重(P0.3=0.527 0**,r=0.584 9**),相关和通径系数都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穗行数,株高,穗位高。指出在吉林省晚熟玉米育种中,提高行粒数和千粒重,适当增加穗行数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2009, 34(5):4-6.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05
摘要:通过试验确定,公交GS01119-3比对照增产显著;其适应性、丰产稳产性、抗逆性好,铁97124-1-1和吉农9809增产极显著;但稳产性或抗逆性较差,公交9722-16和公交20193-13增产不显著,稳产性和抗逆性都好,吉农9927-18增产不显著,稳产性好,但抗逆性差,其它参试品系与对照丰产性基本相当,应用推广价值不大。
田志刚,范杰英,康立宁,刘香英,张井勇,杨春明,南喜平,代永刚
2009, 34(5):7-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06
摘要: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4省近10年来通过审定的183个大豆品种的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脂总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豆品种的油脂平均含量为20.61%,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54%,蛋脂总量平均值为62.16%。油脂含量以黑龙江和吉林较高,但省份间差别不大,黑龙江和吉林高油品种所占比例较大。内蒙古和辽宁的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高于吉林和黑龙江,且高蛋白品种所占比例也较大,蛋脂总量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
2009, 34(5):10-11,1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07
摘要:本研究调查了玉米自交系Mo17、黄早4及由这两个材料构建的F9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的株高和穗位高两个株型性状,对这两个性状在群体中的表现用SPSS11.5软件作了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并构建了频数分布图。结果显示这两个性状在亲本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群体中呈现连续变异,与正态分布曲线拟合较好。该结果为控制这两个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的作图研究提供了田间表型数据。
2009, 34(5):12-13,1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08
摘要:通过研究在宽窄行种植条件下郑单958的种植密度与施肥量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在高密度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对施肥量有更高的要求。在当地合理的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产量在7 000 kg/hm2左右,建议公顷施肥量纯N 200~275 kg、P 100~137.5 kg、K 80~110 kg。
2009, 34(5):14-1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09
摘要:选择吉林省目前生产中应用的140个玉米品种,分为早熟组、中熟组、中晚熟组、晚熟组、耐密组、高油组、青贮组和特用组共8组,在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西部半干旱区设3个试验点,系统地研究了吉林省玉米品种容重概况,通过在生态区间、品种组间、品种组内计算与分析,获得了各品种的容重差异及容重显著高于对照的高容重玉米品种。
2009, 34(5):18-19,2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14
摘要:为了丰富我国作物资源,将Yacon引种到吉林省延边地区,进行了适宜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4月20日大田移栽,移栽时覆盖地膜,移栽密度为80 cm×40 cm,施用氮肥202.47~221.09 kg/hm2、磷肥96.6~143.4 kg/hm2、钾肥193.91~286.09 kg/hm2时,能获得优质高产。
2009, 34(5):20-2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10
摘要: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耐肥型和广适型超级稻叶面积指数、干物重和产量构成因素影响不同。耐肥型超级稻吉粳88以N200 kg/hm2、P100 kg/hm2、K120 kg/hm2时,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表现最好。广适型超级稻吉粳83以N100 kg/hm2、P750 kg/hm2、K90 kg/hm2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表现最好。耐肥型超级稻吉粳88以N250 kg/hm2、P100 kg/hm2、K60 kg/hm2时产量构成因素最好,广适型超级稻吉粳83以N100 kg/hm2、P75 kg/hm2、K90 kg/hm2产量构成因素表现最好。
2009, 34(5):25-27.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11
摘要: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省冲积土上,施用钾肥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K2O 65kg/hm2,相对增产值为7.34%,化肥利用率达53.6%,千粒重和穗粒数最高,为最佳用量。
2009, 34(5):28-32.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01
摘要:本文就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pH值、根际环境等对其生物有效性影响及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环境化学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以期为深入开展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苏前富,王巍巍,宋淑云,李红,张伟,刘影,晋齐鸣,赵振伟,王立新,隋晶
2009, 34(5):33-3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03
摘要:以高感玉米丝黑穗病品种吉单209为试验接菌寄主,从市售种衣剂中筛选出17个种衣剂,播种前对玉米子粒进行包衣,筛选出6个高效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达90%以上,保苗效果达95%以上。
2009, 34(5):35-37,4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15
摘要:本试验选取高抗、抗病、耐病和感病4种不同抗病性级别的甘蓝材料各1份,进行黑腐病病原菌的接种,并测定幼苗的SOD、POD指标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与其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幼苗体内SOD和POD活性变化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14号组合接种的与未接种的植株体内SOD、POD活性变化幅度大于其它3种材料,而对照品种接种的与未接种的植株体内SOD、POD活性变化幅度最小。说明受病原菌感染后,植株体内酶活性的变化程度可反映其抗病性强弱,而且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保持了较高的酶活性。
2009, 34(5):38-4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16
摘要:报道菌绒孢属(Mycovellosiella Rangel)4个吉林省新记录种:香泽兰菌绒孢(M.eupatorii-odorati)、紫穗槐菌绒孢(M.passaloroides)、石蚕菌绒孢(M.teucrii)、葡萄菌绒孢(M.vitis)。对这些种分别进行了描述,并附有线条图。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室(HMJAU)。
2009, 34(5):41-4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18
摘要:提取完整的RNA是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基础,但由于脂肪组织含有大量的油脂,所以从脂肪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RNA有一定的困难。在本研究中,报道了经过优化TRIzol试剂操作程序成功地从肉鸡脂肪中分离出了完整、高质量、纯度好的总RNA。用该方法提取的RNA显示清晰的28S、18S和5S三条带,OD260/OD280均值为1.893,浓度均值为263μg/mL。保温试验与RT-PCR扩增鸡LPL和GAPDH基因的分析结果也证明了所提取的总RNA质量较高。
2009, 34(5):45-45,4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12
摘要:朝鲜碱茅放牧留茬高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时间和不同留茬高度影响朝鲜碱茅的生长速度。朝鲜碱茅春季适宜开始放牧时间应在牧草高度达12~15 cm (4月下旬),放牧留茬高度应为6.0 cm左右。
2009, 34(5):46-4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13
摘要: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效益分析方法测算了吉林省马铃薯及其主要农作物在全国农作物中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马铃薯、大豆、高粱、玉米在吉林省具有生产效率优势,高粱、玉米、大豆具有面积优势。通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益分析得知水稻、玉米、马铃薯生产效益位于前三位,而玉米又以其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得天独厚优势,在吉林省播种面积最大,成为吉林省第一大种植作物,水稻、马铃薯、大豆以其经济效益高在吉林省亦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吉林省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 34(5):50-5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17
摘要:以北京地区大棚栽植的台湾青枣9个品种的叶片为材料,分别对其表型进行观察对比,对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显微性状进行观察对比,研究了不同品种间叶片性状差异。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棚栽台湾青枣各个品种间叶片性状表现差异显著,但部分品种内指标间表现并不一致,为北京地区台湾青枣的引种栽培提供了一定依据。
2009, 34(5):55-58,6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19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自然资源利用分布和利用状况的系统分析,针对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向和途径。
2009, 34(5):59-6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9.05.002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主要从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过程、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行为(包括认知、支付意愿和信息的影响)、食品安全的生产者行为以及食品安全的政府管理5个方面出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并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够深化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对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