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43(2):1-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01
摘要:针对目前吉林省水稻生产实践中存在的氮肥施用过多、大头肥、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本试验研究。氮肥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设置了3:5:2和3:4:3的2个处理;另设置了不施氮肥的空白处理。结果表明,在总氮量150 kg/hm2水平下,增施10%穗氮肥可增加穗数、穗粒数、成熟度和千粒重,增产13%;同时对稻米含氮量和叶龄进展没有明显影响。因此,增施穗氮肥是一种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
2018, 43(2):5-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02
摘要:以长农44谷子新品种2012年参加所内品比和历年参加国家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为基础,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法、分级比较法等方法,分析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长农44的产量潜力、抗倒性、耐旱性、抗病性,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长农44参加2013~2014年国家中晚熟组区试,两年平均产量为5 167.5 kg/hm2,平均比对照长农35增产7.51%,变异系数为25.56%。2014年该品种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 282 kg/hm2,平均比统一对照长农35增产10.34%。抗倒性为2级,耐旱性为2级,谷锈病、谷瘟病、纹枯病均为3级,黑穗病、线虫病未发生,红叶病发病率为5%,白发病发病率为0.8%。长农44是综合性状优良、抗倒耐旱、抗逆性强、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的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应用实践增产效果明显,适宜在无霜期150 d以上的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春播旱地种植。
2018, 43(2):10-1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03
摘要:本研究采用Li-6400型光合测定仪对N、P、K肥料处理下蓝蓟的光合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了解其光合特性日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N、P、K处理下蓝蓟光合日变化曲线发生变化,N、P单峰曲线,K双峰曲线,3种肥料处理光合速率最大值为K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双峰曲线最大值22.364μmol(CO2)/(m2·s)出现在上午10:00;光合速率与光合特性参数相关性表现为均不呈显著性,而光合特性参数之间却呈极显著相关。说明光合速率日变化受其光合特性参数综合因素的影响。K素通过影响胞间CO2浓度(Ci)而导致光合速率日变化出现双峰曲线,通过方差分析得知K素方差最小(4.14)和极值最小(2.51)。N、P肥料不出现光合午休可能对蓝蓟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2018, 43(2):16-20.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04
摘要:沙棘幼苗在不同水分供给下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一段时间后对其幼苗叶片分别进行丙二醛、叶绿素含量、POD、SOD活性测定和气孔开放水平的观察统计,研究不同程度水分供给下陕北沙棘幼苗的生理生化特征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沙棘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POD和SOD的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气孔开放水平受到水分胁迫的抑制。
2018, 43(2):21-25.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05
摘要:植物种子的皱缩现象是种子劣化的一种形态。皱缩种子的产生,不仅严重影响种子的外观品质,还会使种子活力和发芽能力显著下降。目前,皱缩种子的产生已经成为制约杂交大豆、杂交小麦和甜玉米等作物大规模制种的难题之一。然而,在植物皱缩种子的形成机理及改良方法方面,虽然有一些研究,但缺乏系统性。本文对植物种子皱缩的发现和定义、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和改良方法等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科研人员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8, 43(2):26-2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06
摘要: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是危害洋葱质量和产量的主要病毒之一。本研究从吉林省农安县的分蘖洋葱种植区分离到一株OYDV,通过RT-PCR克隆OYDV衣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OYDV-cp,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经诱导后表达并纯化,Western-blot鉴定为OYDV cp蛋白。与实验室制备的9株大豆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进行反应,得出其中3株单克隆抗体(2D3、4F9、4G12)能够识别OYDV。综上,本研究首次从分蘖洋葱上分离并鉴定OYDV,对OYDV cp基因进行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并且鉴定到能够识别OYDV的单克隆抗体3株,为分蘖洋葱病毒检测提供了抗体材料。
2018, 43(2):30-3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07
摘要:本试验以"吉农十二"甜瓜幼苗为试验材料,于三叶一心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低温弱光下甜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胁迫前用1.0 mmol/L和1.5 mmol/L SA预处理幼苗,其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处理后第4天极显著高于CK(清水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处理后第3天极显著高于CK,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处理后第2天极显著高于CK,各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CK。不同处理对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表现为:胁迫前用1.0 mmol/L和1.5 mmol/L SA预处理幼苗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高于CK,胞间CO2浓度低于CK。当SA预处理浓度为2 mmol/L时,除Ci和MDA高于CK外,其它指标均低于CK,表现出抑制作用。表明适宜浓度的SA可有效调控低温弱光胁迫下甜瓜幼苗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及光合性能,有效缓解低温弱光胁迫对甜瓜幼苗的伤害,提高了幼苗低温弱光耐性,其适宜浓度为1.0 mmol/L和1.5 mmol/L。
2018, 43(2):35-3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08
摘要:以"泰山5号"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开展早熟马铃薯的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通过建立氮肥、磷肥和钾肥三因子与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研究马铃薯最高产量、收益等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肥增产效果上钾肥>氮肥>磷肥;一元二次肥料数学模型优于三元二次和二元二次肥料数学模型;N2P2K2处理下产量和收益最高,分别为2 685.57 kg/667 m2、6 485.22元/667 m2。综合比较产量、收益得出最佳肥料用量,氮肥24.00~25.97 kg/667 m2、磷肥4.00kg/667m2、钾肥34.00~45.16 kg/667 m2,比例约为2.50:0.40:3.96。
2018, 43(2):40-4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09
摘要:本文综述了无土营养液的配制原则、要求及问题分析,三类经典营养液配方与应用对比,在蔬菜、花卉栽培上的应用优势,以期为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
2018, 43(2):44-48.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10
摘要:对4种市售黑蒜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DPPH法、羟基自由基法和铁还原能力法,分析其水溶性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随pH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市售黑蒜的主要成分存在显著差异,水分、蛋白质、还原糖、总酸、总酚、黄酮和硒含量的最高值较最低值分别高1.4、2.2、1.7、1.9、1.7、1.7、4.1倍,4种黑蒜的糖酸比在8~12范围内。黑蒜提取物抗氧化活性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在pH7以下抗氧化活性随pH值的升高下降程度较慢,在pH7以上的环境下抗氧化活性下降很快。所以,黑蒜或其再加工时应保持酸性条件,以发挥其抗氧化活性作用。
2018, 43(2):49-53.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11
摘要:薏苡作为药食同源作物,具有禾本科植物之王的美誉。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我国呈现出不平衡状态。为适应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结合黔西南薏苡产业发展需要,黔西南人民政府制定了薏苡种植规划布局。贵州黔西南州特别重视薏苡产业化的发展,从不同层面给予薏苡发展支持,采取市场带动、企业带动、基地带动、互助合作等方式,积极引导发展薏苡产业化,极大地推动了黔西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带动当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巨大作用。通过对黔西南州的自然条件优势、薏苡资源优势、市场需求与效益分析,归纳总结本州薏苡种植布局及资源优势,分析薏苡产业化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旨在为薏苡产业化提供理论支持。
邱美娟,王冬妮,王美玉,郭春明,曲思邈,穆佳,袁福香,任景全,李忠辉,王琪,晏晓英
2018, 43(2):54-59.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12
摘要:本文利用吉林省46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数据,基于前人研究提出的东北地区米质气候指标,研究吉林省近几十年米质气候资源的变化情况及米质气候资源综合评价结果随年代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5年吉林省水稻灌浆结实期平均气温全省各地均呈上升趋势,并且大约有一半站点通过了0.05置信度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平均日太阳总辐射各地变化不一致,但大多数变化不显著;相对湿度普遍呈下降趋势,并且有30个站点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从吉林省2011~2015年平均米质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综合评价达到Ⅰ~Ⅱ级,其中Ⅰ级占到所统计站点的80.4%。除20世纪70年代以外,各个年代米质气候资源都非常优越,米质气候资源综合评价达到Ⅰ级的站点均在76%以上,达到Ⅰ~Ⅱ级均在87%以上。尤其是2011~2015年为Ⅰ~Ⅱ级的站点占91.3%,其中Ⅰ级占80.4%。
2018, 43(2):60-64. DOI: 10.16423/j.cnki.1003-8701.2018.02.013
摘要:对珍稀食药用菌榆耳的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条件进行优化,明确了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采用培养时间为7 d的菌丝,使用0.6 mol/L的甘露醇溶液作为稳渗剂配制的浓度为2%的溶壁酶溶液,在30℃的恒温摇床中70 r/min酶解3 h,原生质体产率最高。用RM4配方,28℃条件下的再生率最高,最高再生率可达1.83%。